经济诈骗罪是一种刑事犯罪,其构成要件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他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物的行为。在中国刑法中,根据罪行情节不同,经济诈骗罪的刑罚也有所区别。其法律规定的量刑范围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单处罚金。
那么,经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
1. 犯罪数额大小
经济诈骗罪的罪行数额大小是量刑的首要考虑因素。数额大的犯罪,判刑一般较重。据相关资料统计,犯罪数额在10万元以下的,一般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在1年至5年不等。数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的,可能会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或8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犯罪手段有无暴力或对被害人危害程度
如果经济诈骗过程中采用了暴力或者有对被害人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情况下,将会增加其量刑力度。如采用暴力行为或威胁被害人,犯罪情节会更加恶劣,判刑也将更重。
3. 犯罪人的社会危害程度
如果犯罪人已经危害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如安全、稳定及其其他重要利益,同样会受到量刑加重的影响。如虚开发票,涉案金额大,国家税收受损,犯罪人会被认为对国家税收构成了影响,他的罪行影响到了全社会,因而将受到更严厉的判刑。
总体来说,《刑法》对经济诈骗罪的量刑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明确规定,而是根据罪行情节灵活处理。因此,在量刑过程中,法官会综合考虑罪行情节的严重程度、社会危害度及犯罪人的人品、悔罪表现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终作出量刑的决定。
今时律所网 湘ICP备2021011300号-4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3 lvsu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