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指法律规定尚未满18周岁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参与各种活动时需要签署各种协议、合同等文件,这些协议、合同是否有效呢?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受其行为产生的民事后果由其本人承担的自然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自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在特定民事行为上受限制的自然人。”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被视为受限制的,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辅助才能进行。在签署协议、合同的时候,未成年人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辅助,才能拥有签署合同的权利。即使未成年人自主签署合同,合同条款也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并经过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确认,否则该合同是无效的。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约定任何协议,只要它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即使未成年人签署的合同符合上述规定,也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确认,否则该合同仍然是无效的。
总之,未成年人签署的合同,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经过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确认,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未经经过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确认,该合同是无效的。而法定代理人或者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确认时,也需要仔细审核合同条款,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损害未成年人的利益。
今时律所网 湘ICP备2021011300号-4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3 lvsu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